扮休閒農場實做燒烤場 觀鳥會轟城規會把關不力
發布時間: 2018/08/02 14:01
最後更新: 2018/08/02 14:31
香港觀鳥會發表「香港生物多樣性及保育重點指標報告2015-2017」,報告指出有農地扮休閒農場,後改露營車場或燒烤場等康樂用途,顯示本港農地及綠化地正受到威脅。觀鳥會指,報告顯示土地規劃制度已不能有效保護具保育價值的土地,加上經年執法不嚴,正蠶食本港在生態保育方面的成果。
報告指,近年每年發現在農地的違規個案有800至1000宗,且有上升趨勢,但官方確認違規發展的宗數只有百多宗,檢控數字更是偏低。
觀鳥會又留意到,成檢控的個案中,極少個案按要求恢復土地原狀及生態功能,例如錦田水牛田,只於2008年被發現大規模倒泥,使本是農田用地的天然濕地消失,規劃署介入後,該農地最近竟向城規會入紙申請成為休閒農場,完全無視恢復土地原狀的要求。
另外,報告顯示,縱使「農業」及「綠化地帶」不宜發展,但仍有61%及48%的申請獲城規會批准發展,當中有6成批准發展為丁屋,顯示政府無法遏止環境破壞行為。
觀鳥會高級保育主任胡明川指,留意到有人利用農地用途以名,發展及破壞可耕的農地。例如沙嶺一處農地,地主於2015年曾申請作臨時貨物調渡場及臨時上落貨平台,尚時被城規否決。但最近,發現該地已填土,並聲稱是發展水耕場。
錦上路及錦田分別均有例子,地主把農地先申請為休閒農地,獲城規會批准後再改申請燒烤場及露營車營地,最後前者否決,但露營車卻成功闖關。
胡明川指,現場農業並沒有準確定義,但寬鬆的農業定義卻破壞可耕農地;又看到有人利用「休閒農場」之名發展與農業無關活動之趨勢,建議署方為「農業用途」胳「休閒農場」訂立更清晰定義,並制定相關指引防亦有人利用規劃制度破壞農地。
報告亦反映生境破壞不間斷地威脅本地失種,使香港生物多樣性捐失,例如后海灣每年最高水鳥數量呈下降趨勢,鷺鳥繁殖地不時遭受破壞,多項獲批在北大嶼山水域的填海工程亦令中華白海豚幾乎沒有在大小磨刀一帶水域出沒。
胡明川指,漁護署及環境局推出《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可是政府卻一直無法阻止具生態價值的地點被破壞,亦沒有修正政策上和法例上都漏洞,更蓄意策動發展保育地帶,加速生態破壞,「此舉不但有違香港自身的規劃法例及保育政策,亦有違大灣區所倡的『綠色及健康生活環境』,更與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保護生資源的全球趨勢背道而馳。」
觀鳥會自2011年開始撰寫報告,此為同類的第4份報告,觀鳥會把報告寄予相關政府部門及特首,望部門正視現時農地及綠化帶受破壞的問題。